磁带是一种用于记录声音、图像、数字或其他信号的载有磁层的带状材料,是产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一种磁记录材料。通常是在塑料薄膜带基(支持体)上涂覆一层颗粒状磁性材料(如针状γ-Fe2O3磁粉或金属磁粉)或蒸发沉积上一层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而成。最早曾使用纸和赛璐珞等作带基,现在主要用强度高、稳定性好和不易变形的聚酯薄膜。
磁带的发展历程
磁带可储存的内容多种多样,同样的,磁带也多种多样,比如,用于储存视频的录像带,用于储存音频的录音带(包括reel-to-reel tape、紧凑音频盒带(Compact audio cassette)、数字音频带(DAT)、数字线性带(DLT)、8轨软片(8-track cartridges))等等各种格式的磁带),用于计算机的磁带(在1980年代曾被广泛应用,但现在已经不常用)。 计算机带作为数字信息的存贮具有容量大、价格低的优点。主要大量用于计算机的外存贮器。
螺旋扫描记录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40多年前。1956年,ampex公司将螺旋扫描设备作为一种可靠的存储设备推向了视频市场。该设备每平方英寸磁带可存储的数据大幅度增长,读数据的速度比当时线性磁带技术还要快。螺旋扫描技术的高性能和大容量迅速使螺旋扫描技术成为视频广播磁带卷轴业的标准。许多电视台仍使用类似的螺旋扫描磁带驱动器,每套磁带系统的价格超过了10万美元。
第一种高性能、高容量磁带驱动器exabyte 8200于1987年被引入到unix开放系统市场中,该驱动器传输速率为240kb/s,容量为2.4gb.这种螺旋驱动器使用8毫米磁带,利用不同的读、写磁头从磁带读取数据并向磁带写入数据。写后读技术,即在安装磁头的磁鼓每转一圈时,使用一个磁头写数据,随后再利用读磁头来校验数据。这种技术是用来校验写入操作正确性的通用方法。万一检测到错误的话,就对数据进行重写,直到读出的数据没有错误为止。这类驱动器的高密度、高速度以及错误检测和纠正等特性使螺旋扫描技术非常流行。
对螺旋扫描技术的改进包括1990年推出的硬件压缩,它可以将存储在磁带上的数据密度增加一倍。1990年,人们还对螺旋扫描技术进行了另一项改进,即使用方位角记录技术。这项技术利用以不同角度安装在扫描器上的磁头在磁带上生成的人字形或v形轨迹。这就使高密磁轨容错技术成为可能。这项技术在历史上曾使螺旋扫描技术在性能和容量上处于领先位置。此外,磁带介质上的改进则进一步增加了螺旋扫描磁带的数据密度。新型驱动器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记录速率、更大的磁带容量,并提高了数据密度。
当今主流磁带数据存储技术
几年下来,原先许多磁带存储技术并存的局面逐渐演变成行业里倾向的两种:LTO型磁带以及DAT型磁带。 LTO的磁带盒里使用的是半英寸的磁带,容量比DAT磁带的容量更高一些。在多数情况下,也比DAT磁带更大,磁带和带库的价格也比DAT磁带更为昂贵。LTO最新的版本是LTO-4,对应得磁带盒最多能存放800GB的不能压缩的裸数据或者1.6TB压缩后的数据。传输角度上来说,裸数据的传输速率在满载的LTO-4磁带环境下最高可以达到每秒120MB,在半载的LTO-4磁带环境下的传输速率最多也能达到每秒80MB.对于压缩数据来说,传输速率大约是裸数据的两倍。已经有人提议LTO-5和LTO-6两种更新的磁带,它们能提供的容量大约为之前版本的两倍。
提供LTO带库的厂商有许多,比如HP StorageWorks,, IBM Corp., Quantum Corp., Spectra Logic Corp., Sun Microsystems的 StorageTek, Tandberg Data 以及其他的。小些的带库只能装一个磁带,购买后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增加两个或者更多的磁带。中小型企业在考虑购买存储设备时往往在需求,预算上会受到限制,典型的带库一般是从二的倍数个磁带开始,而这个特点也比较符合小企业数据备份环境的需要。
在2009年的11月份,一个全新的DAT磁带,DAT 320问世了,这款磁带最多可以支持320GB未压缩数据的存放或者160GB已压缩数据的存放。与早前DAT磁带盒不同的是,它使用了与之前4mm磁带不同的8mm磁带。在数据传输速率上,新的DAT 320达到了每秒传输11.9MB.
早期版本的DAT磁带,比如DAT 72或者DAT 160,分别能存储72GB和160GB压缩后的数据。由于磁带盒尺寸的不同,那些为DAT 72 以及 DAT 160设计的带库系统就不能继续支持DAT 320的磁带盒了。包括Tandberg Data, HP StorageWorks, 以及其他的一些厂商继续支持了4mm的DAT磁带及磁带盒。
在欧美许多国家,磁带在保存和传输过程中丢失或被窃的例子很多,这让人们对存储在磁带上的数据的安全多了一份担忧。因此,除了追求更大的容量、更快的速度以外,用户在选择磁带备份产品时也开始关心安全方面的一些功能。但是,采用主机端加密方式,对系统的整体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而采用独立的专用加密设备,又会带来额外的采购成本及管理上的问题。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各种提升设备及信息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会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