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被认为是商家的财富,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是谁”,可以实现“精准营销”。不过,在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日前主办的“数据脸谱时代”论坛上,与会专家提醒,数据越多未必价值越高,数据利用需要深入分析。
真实面目未必是这样的
很多网友有过这样的经历:通过搜索引擎或某个购物网站搜索某项产品或服务后,登陆其他网站时就会看到类似产品或服务的弹出广告。万一这真的是消费者想买的产品或服务,那么可以说是商家实现了精准营销。但万一消费者的搜索只是一时兴起,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联合利华数字运营及消费者互动营销负责人廖明提出,简单地收集搜索数据远不足以勾画出消费者的“真实面目”,真正的大数据营销应当是“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赵铁军也提出,通过网络收集的大数据有必要进行处理,不能“拉到篮里都是菜”。他举例说,消费者在网上搜索“三星”,那么他究竟是想去了解这个品牌,还是随意浏览?这些都需要深入挖掘,必要时还要精简数据。
数据要强化人文视角
既然消费者搜索的未必是他想要的,那么数据收集和分析还有用吗?专家的观点:有用,但要强化人文视角。
专业数据分析公司ADARA首席分析官程杰打了个比方:大数据好像一座森林,每一个数据好像森林里的一棵树。要分析大数据,不能只看每一棵树,却忘了森林本身是什么样子。分析数据,首先要放在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要把不同的数据链接起来,得出共性的东西,再进行精细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