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消息,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下,围绕外部环境变化与转型升级要求,创新制定并执行战略,正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整体核心实力与环境应变能力,则是开题、破题之关键。然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大数据信息爆炸,令企业很难系统化获取知识,而实现知识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深度耦合,更是难上加难。
今日,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工信部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会电力专委会与中国能源报社协办的“2015大数据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与知识服务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能源、交通、通信、建设等行业的400多位企业管理者、大数据研究及战略管理专家齐聚京城,围绕战略管理、知识管理及其深度耦合等问题深入探讨,一致认为:大数据知识服务有望按下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快进键”。
外部环境万变、大数据信息爆炸下,
战略管理面临形形色色挑战,且风险陡增
会上专家们纷纷表示,新常态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面临各种挑战不断加大,若缺乏正确合理的战略管理,或者说未能很好的处理诸如创新模式、关键价值环节、相对竞争优势、合作战略等重大问题,那么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将永远难以超越,只能疲于应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各行业一方面亟需迅速认识并适应经济新常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国际经济的各种变数。他举例说,去年年底,国际石油价格初跌,为我国油企海外并购提供了利好机遇;但今年国际油价持续暴跌,又将对油企生产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冲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认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过去靠规模、产能扩张的路子已走到尽头,创新发展驱动将成为2015年企业发展全新主题。与此同时,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与各产业加速融合,很可能成为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突破口。
然而,在科技高度发展、分工日益细化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下,任何创新均涵盖业务调整、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各项内容,是一项对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要求近乎苛刻、且风险极高的复杂性工作。
无论是美国最大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以及整个美国房地产业对“诱惑利率”新策略、次贷新产品的错误决策与推行,最后导致美国经济由盛转衰、全球金融海啸,甚至希腊、冰岛等国频临破产;还是昔日全球手机大鳄——摩托罗拉因痛失数字化手机研发先机等一系列战略失误而最后遭遇灭顶之灾……无数案例已证明:任何一次创新都有可能直接影响一个组织、行业、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命运。
“大数据是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新型战略资源,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因素,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勇说,在复杂化、不确定的大数据环境下,如何从粗糙中寻求精确、从相关关系中把握因果关系与必然关系,是当今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核心难题。
工信部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献军等专家则认为,大数据对于企业来讲,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了把握和预测产业方向、市场规律及运行轨迹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信息混杂的大数据又给企业带来了大量决策噪音与失真信息等,给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创新决策等带来诸多挑战。
决策与执行呼唤知识动力引擎,
战略管理该如何与知识管理成功耦合?
那么,在新常态宏观环境与大数据信息环境彼此交叉影响的复杂环境下,企业该如何创新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呢?来自能源、电力、交通、基础建设、网络通信等行业的与会专家的共同观点是,不仅需要权变布局、谋划长远的战略性思维,更要善于利用竞争对手不具备的独特的、难以复制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将其恰当地运用于战略决策与执行中。而这一能力的源泉,正来自科学高效的知识管理。
据了解,企业善于将知识管理成功注入战略管理,往往能获得令人瞠目的市场成绩。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2014年其在“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5位(2014年),而其总市值以7000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是“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一位——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8倍以上!而万一用苹果公司总市值除以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得到的比值为3,也就是说,该公司大约有将3倍于其有形资产的无形资产存在,同时这部分资产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和认同,是一种归属于知识的无形资产。
毋庸置疑,知识管理已成为苹果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同时这也使苹果登上了全球IT龙头的宝座。
“知识经济时代将是知识管理型企业的时代,只有懂得运用知识管理开展战略管理的企业才是最有发展前途与增长前景的企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知识服务产品总监张义民对记者强调说,将自身战略管理与知识管理深度耦合,绝并非1+1=2那么简单。
那么,战略管理究竟需要怎样的知识管理呢?
张义民强调,知识管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信息数据库的整合与构建。他解释说,过去10多年来,各行业企业获取知识、信息与情报,主要通过文献数据库检索来实现。这种以“大资源”、“大发现”为特征的图情模式,以国内外资源整合、文献类型与学科分类为基础,简单检索、高级检索、联邦检索、专业检索、跨库检索等数据库技术为支撑,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初期,对各行业构建数字化文献情报服务体系、促进新知识推广与应用、提升利用知识开展创新的信心等方面,均起到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各行业大数据资源日渐庞大,知识查全查准对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时常需要两种以上检索组合,才能基本确保结果的完整;基于结果文献精读、审读的知识综合、比较、提炼等大量关键性工作,则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要借助知识管理进一步支撑组织或个人战略管理与深度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基于引文、作者及其机构、主题、基金等开发的内容增值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发现文献的价值与内在关联,有助于企业技术研发选题决策、方法性知识选择决策、产学合作与专家选择决策等,但仍无法保证知识获取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因此谈不上是真正的知识管理。
针对各行业全新需求全面转型升级,
同方知网打造面向企业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
同方知网基建与能源市场总监周永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各行业知识管理的难题在于,即便拥有最完备、最规范的文献资源体系,仍无法直接面向战略管理的问题和对象,系统化地获取、梳理并理解知识。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往无论哪一类型、哪种渠道的知识传播者,均未能真正确立面向服务对象的知识服务理念,且对知识服务必须依赖知识管理的规律认识不清。
他表示,以产业化模式推动知识在各行业的传播、扩散与深度利用,是知识文化产业发展之本意,更是打造支撑我国经济深化改革、打造“中国智造”国家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与动力。
然而,若任其无视百业生态环境之变迁,远离大数据战略管理之刚需,或者任由未经标准化加工、鱼龙混杂的文献或信息,以各种不合法、不规范的方式或渠道,源源不断渗透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由此造成的知识噪音、情报误导、信息残缺,将令无数决策与创新险象环生,甚至功亏一篑!
在全面调研、深入认识各行业战略管理特征与知识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同方知网(CNKI)近年来从知识文化传播顶层设计与未来发展的角度,开始了打造知识服务产业新模式的“二次创业”,并围绕资源加工、知识挖掘、产品研发等确立了战略转型三大目标:
一是借助主题标引技术,实现面向研究问题及对象的查全查准。在此基础上,深入调研各行业资源需求,针对性地整合国内外各类知识资源,涵盖各类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新闻、专著、辞书、工程技术手册、词典、年鉴、统计数据、标准、专利、科技报告、法律法规及案例、科研项目信息、市场信息、文艺文化作品等类型,同时通过结构化加工、主题标引、引文关联、分类汇编、知识自组织整合与关联、多媒体开发等,构建成跨语种、跨学科、跨媒体的知识发现平台。
二是借助XML与知识挖掘技术,实现面向知识的直接检索。2014年底,同方知网对2亿多篇中外资源进行了XML碎片化全面升级,并基于知识挖掘技术从各类文献中提取出研究对象、背景、问题、目标、方法、过程、结果、结论等,动态重组成“项目课题情报库”、“科研方法库”、“创新点数据库”等支持科研决策的知识库;析出概念、原理、观点、规范、人物等知识单元,构建为直接支持各行业知识直接检索的概念库、观点库、专家库等。
三是面向各行各业战略管理与创新需求,提供新颖、权威、可定制的知识服务。在广泛了解企业创新与战略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同方知网通过市场细分和行业专家研讨论证,以及按需出版平台、世界科学文献定性评价统计数据库、优先出版平台、专业知识元知识库、数字图书馆、数字化学习平台等国家级项目或技术平台的专业化整合与利用,发布行业知识服务产品,帮助各行业用户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多媒体的互动优势,研究型利用各类知识资源,挖掘、开发、创造和利用各单位自己的创新知识体系。
据了解,当前同方知网已面向30多个行业,初步发布了60个知识服务平台,如通信科技创新知识服务平台、能源行业创新知识服务平台、交通规划设计知识服务平台等,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网络通信、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
从当前专家验收与产品试用的结果来看,新产品基本符合企业决策层、执行管理层及各关键岗位的知识需求,验收通过率总体达100%,并得到相关试用单位的高度好评,一些产品已提前达成订购意向。
不过,这仅仅是同方知网知识服务全新战略布局的第一步。
周永告诉记者,知识的系统化获取固然重要,然而,知识管理的最后目的应该是,通过隐性知识管理与知识互动共享,让知识资源有效地将其真正转化为整体提升本单位战略管理水平与创造执行能力的有效知识。
因此,同方知网下一步还将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全媒体与社交化网络等技术,支持各企业在自主建立机构知识管理与服务平台(OKMS),通过接入战略新闻网、战略决策知识库、战略执行知识库与机构自建库,形成服务企业内部各关键岗位知识分享、沟通、评价与创新的OKMS中心,以便企业更好地利用知识管理支撑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