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虚拟化SAN发展遇瓶颈 尚无厂商有合适解决之道

    来源:存储网 2014-02-20 21:36存储管理/虚拟化

    这篇文章中,我将点出一些客户将现有存储解决方案向虚拟化SAN上迁移时所遇到的问题,转移策略是所有客户所面对的统一问题。

    万一你的目标是在数据中心中采用分布式存储代替原有的SAN,并且整个过程不出现什么问题,那么融合基础架构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融合基础架构也有自己难以克服的问题,传统存储厂商并不愿意帮助他们来解决,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融合基础架构遇到的困境同样体现在虚拟化SAN的发展上。

    现有的SAN是一部分收不回成本的资源,不仅仅是SAN本身,人员的培训、网络架构、网络基础设施、负载均衡以及应用的设计成本。更严重的是基础设施买的越多,每部分的成本越高。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能业务怎样迁移问题都不大,但是对于一个拥有Oracle数据库和复杂的基础架构的公司来说,从SAN到虚拟SAN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虚拟化

    在一个SAN中SAN和服务器的关系可能是南-北关系,所有数据都会到达NIC,然后NIC再将数据转发至下一节点,但是虚拟化SAN环境中这种关系可能转化为东-西,那么针对这种变化,你应该怎样应对?

    对于很多企业来讲,转换意味着工作负载从现有的SAN中转移到虚拟SAN中,而这个过程可能只有存储参与,工作负载的计算资源可能并不会参与其中。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很明显的是公司花了大价钱购置计算资源,他们并不会为了使用虚拟SAN而放弃这些计算节点。这意味着更多虚拟化SAN-计算(前文提到的东-西关系)组合会变得更多,延迟问题也会变得更多。

    融合基础架构的效益来源于一个事实,那就是这种架构将整个数据中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工作负载以及他们所依靠的存储资源都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数据副本被发送到其他的结点,在情况紧急时,万一本地副本不存在了,虚拟机可以横跨访问其存储资源。

    对于从外部悬挂在虚拟SAN上的无存储计算结点来说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会带来网络延迟的问题,并且还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即不管软件设计得多么完美,虚拟SAN都不是一个真正的SAN。 没有哪一个结点是专门用来解决真正的SAN将会遇到的这种负载问题的。外部计算结点最后可能会扰乱存储/计算之间的平衡:一个群集中的某一个结点上的负载可能会很重,而整个群集都会因此受到拖累。

    问题多而复杂,在虚拟化SAN领域中,EMC收购了ScaleIO,加上VMware在虚拟化上的实力,可以说EMC在虚拟化SAN上实力是最强的。但是虚拟化SAN能否真正的走向成功还是要看,存储/计算之间的平衡问题是否能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2014年恐怕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传统巨头和Nutanix这样的初创厂商还都有机会,2015年或许会是虚拟化SAN真正成熟的一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存储网立场,版权疑问请联系客服。)
    关于我们| 隐私条例|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2018-2022 Copyright © Sto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