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虚拟化系统允许你使用任何厂商的硬件,并将它们纳入一个统一的存储服务之下。虽然存储虚拟化技术还不完善,但我们将继续前进。
存储虚拟化系统的其中一项好处是,它们允许你使用任何厂商的硬件并将它们纳入一个统一的存储服务之下。简单地说,即你不会被捆绑在某一家厂商上面。 这听起来挺不错,但是实际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情况可能会随着服务器虚拟化而发生变化。
抽取存储控制器提供的各种服务如LUN管理、快照、自动精简配置等的概念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当前的大多数存储系统确实没有将软硬件紧密整合在一起。 除了某些特例之外,大多数厂商首先都是软件开发商,它们经常使用当前最新的硬件。用户购买的其实是软件,或者说存储服务。用户购买的硬件是随着服务一起销售的,但是并不是它们设计的。
存储虚拟化服务之所以不绑定厂商,就是为了打破以前的那种模式。这意味着用户们可以购买功能更强的服务器,将它们聚合起来以保障正常运行率以及运行存储软件厂商的产品。当你需要购买硬盘的时候,你可以购买任何厂商的硬盘产品。这听起来也很不错,但是只有少数用户接受了这种想法,大多数用户还没有接受。
大多数用户之所以没有接受这种想法是因为这种解决方案本身就带有成套的性质。你必须将产品组装在一起,将它与运行着存储服务软件的服务器连接在一起,才能让所有的产品都运转起来。 一旦使用这些产品,你就会发现这些系统都极具吸引力。用户们可以在不同存储厂商的产品之间进行迁移,将数据从一个存储系统复制到另一个不同的存储系统,甚至在不同的厂商系统之间清理存储卷。
但是万一出现错误,你就必须去向硬件厂商求救。因为你不能使用它们的软件,因此这件事做起来很难。 只要各种设备都还在运转,他们就认为自己的工作做好了。虽然存储软件公司试图提供帮助,但是它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多,用户们往往需要自己去琢磨如何解决问题。
这就是当前存储虚拟化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它们采用了同一厂商的系统,可以提供虚拟化软件方面的补充。但是它们的硬件都来自相同的厂商以避免出现上述成套性质。 用户们已经用实际采购行为作出了选择,这是一种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折衷方案,不绑定厂商的存储虚拟化市场现在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
笔者曾多次说过,我们只是简要地谈到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如何改变IT运作模式。其中一个变化就发生在存储层。管理程序也许会取代虚拟化存储,因为它可以将CPU和网络连接虚拟化。
管理程序可以让成套的厂商存储虚拟化技术变得更加可控。正如用户们不再关心他们使用的是哪个品牌的服务器一样,他们现在也逐渐不再去关注他们使用的存储设备品牌。 用户们现在更加关注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而不是谁能提供最好的快照功能。
坦白说,当前的管理程序还不具备所有的存储服务功能,比如复制、快照和克隆等,但正如我们在《VDI storage Trade Off》一文中所说,现在这些缺口可以通过软件来弥补。
让管理程序来处理宏存储服务,然后利用软件提供更多常规服务如可调整快照等,这也许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对许多用户来说,这也许是提高服务器或桌面虚拟化项目的存储成本效率的一种理想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