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Smart软件初露锋芒 华为统一存储驶上超车道?

    来源:存储网 2012-07-18 14:19统一存储

    存储网 Stor.com.cn 7月18日在《纪录中国——企业存储的自主之路》那篇存储新闻报道中,笔者曾经这样写道:“与EMC、IBM和NetApp等国外存储厂商相比,国内品牌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OEM贴牌销售、同质化等曾经困扰着这个行业。在x86服务器越来越标准化的时代,接下来应该就是存储硬件,厂商们可以采取通用的技术来搭建自己的产品,而更多的差异化则来自于软件。如今我们看到华为、浪潮等高举创新的大旗,他们会是中国企业存储未来的希望吗?...”

    “谁说国产无创新”,是某国内存储厂商曾经喊出的口号,他们的产品核心价值在于一体化磁盘备份设备上的数据保护软件。本次华为的创新主要也在软件方面,不过是位于统一存储系统的硬件上。

    华为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发布仪式:我们看到了Intel的logo,表明其统一存储硬件使用了英特尔x86平台。

    谈到统一存储,记得我在去年参加国内U厂家的采访时,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贵厂商的统一存储是同时具备光纤通道和IP SAN两种主机接口,而现在的统一存储通常都是指SAN(数据块)和NAS文件协议访问的支持,你们的说法是否有些过时?”

    得到的答复是:“我们现在的统一存储是第二代,也在追赶国外先进厂商的步伐。对于未来的第三代统一存储,将会加入针对非结构化数据、横向扩展(Scale-out)的特性,包括对象(Object)、文件和块的支持。”从那以后,笔者就在等待他们追上领先同行的步伐...

    纵观整个行业,做NAS软件乃至集群NAS产品的大小厂商多入牛毛,基于一些开源的文件系统进行软件研发相对不算困难。至于统一存储,Sun的ZFS也有开源以及Nexenta等提供的商业版本。不过在国内存储厂商中,又有几家敢说自己的统一存储从软件到硬件、前端到后端都是自主研发呢?

    华为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中的4款型号,从左到右由低端到高端

      统一存储增加NAS网关和横向扩展

    “统一存储”在技术架构实现上可以有2种划分:像NetApp FASOracle Sun ZFS系列,通过单一设备(也可以是双控)同时提供FC、iSCSI、FCoE块存储访问和NFS/CIFS等文件协议支持;而另一种则更普遍——在SAN阵列前端添加NAS网关的形式。像EMC VNX、IBM Storwize V7000 UnfiedHDS HUS(日立统一存储)和DELL公司EqualLogic FS7500/76x0Compellent FS8600等中端统一存储都属于后面那种。它们之间的优劣也比较明显,SAN和NAS在一台设备上实现有助于降低成本,便于统一管理;而块存储阵列+NAS网关的好处就是两种不同的工作负载能够更好的分开,有利于实现更高的性能,另外后端不同类型的驱动器数量前端文件节点数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升级

    如今华为推出的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属于当前更加主流的这种架构,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有的S2600T、S5500T、S5600T和S5800T等阵列的前端添加文件组件(NAS网关),而其中的创新却不只是NAS服务器硬件及其上面的文件系统那么简单,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规格表吧。

    华为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规格表(点击放大)

    “变身”为统一存储之后,在数据块组件的规格下面增加了文件组件一栏。这里的“文件引擎节点数”根据型号的高低定位扩展能力在28个之间(最多4个高可用对)。根据华为在产品资料中的描述:“多节点全Active集群技术,集群中所有节点可协同工作,实现对数据的并发访问”,我们认为华为的统一存储与DELL公司流动文件系统家族的特点比较接近,而后者也是在PowerVault、EqualLogic和Compellent阵列的前端添加不同数量的NAS网关,也提供集群功能。

    接下来我们看到华为存储的Smart系列软件得到进一步丰富。除了原有的SmartCache SSD固态硬盘缓存之外,增加了SmartMotionSmartTier(智能数据分级)、SmartQos(智能服务质量控制)、SmartThin(智能精简配置)和De-dup(智能重复数据删除)。前面几个都是在块存储阵列控制器上的功能,而最后一个应该是在文件系统也就是NAS网关层面上实现的。

    这里多解释2点,OceanStor T系列的“最大闪存规格”应该指的是用于SmartCache的容量,因为这些产品支持的SSD固态硬盘数量*单位容量,以及SmartTier自动分层存储功能的SSD固态硬盘存储池应该不受这个限制。还有就是FCoE,如今以太网光纤通道主机接口已经在中高端阵列上越来越普及,而华为也跟上了这一趋势。

    接下来再看看软件方面的创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存储网立场,版权疑问请联系客服。)
    关于我们| 隐私条例|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2018-2022 Copyright © Stor.com.cn